内容概要

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还可减少体内脂肪积累,改善胰岛素抵抗,在临床营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对MLCT消化吸收机制的认识还不全面。本文首先阐述了MLCT的营养益处和消化吸收行为(图1)。图1MLCT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MLCT的消化在口腔内由舌脂酶启动;然后进入胃,通过胃脂肪酶和机械混合作用形成粗乳液;最后进入小肠,在胰脂肪酶及其辅因子共脂肪酶的作用下将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二酯、单甘酯和游离脂肪酸(图1A-B)。MLCT的消化产物通过扩散和酶介导的运输方式被肠上皮细胞吸收(图1C)。体内多种转运酶,包括脂肪酸跨膜转运蛋白(FATPs)、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分化群36(CD36),负责消化产物的吸收和转运。不同的消化产物被肠道上皮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吸收。其中,中链脂肪酸可以像短链脂肪酸一样通过被动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而长链脂肪酸主要通过FATP4转运到小肠上皮细胞;2-单甘酯可通过膜蛋白介导的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但具体的转运过程尚不清楚。本文进一步讨论了MLCT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图2)。通过结构设计、改变脂肪酸组成等手段虽可以调节MLCT的消化吸收;然而目前针对MLCT的消化吸收大多是以简单体系在模拟体外消化系统中实现的,当MLCT添加到复杂食品系统中,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MLCT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对于不同生理条件下不同MLCT的消化过程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设计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此外,虽然摄入MLCT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会有风险。考虑到MLCT在人类营养中的健康益处,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确定饮食中MLCT的适当摄入量非常有必要。图2MLCT未来的研究方向重要意义MLCT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行业,未来可通过结构设计等手段实现对MLCT消化吸收过程的修饰,达到营养补充和精准治疗的目的。本文得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发展计划项目(No.JUFSTR)、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和学科创新海外人才引进工程项目(No.B)的资助。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编辑:王章铁硕士研究生

撰稿:王艳丹博士研究生

校稿:金俊副研究员

留言、投稿、授权等事宜请联系邮箱:jndxyzy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yfyl/1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