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与厦门青草药的传承发展
6月29日上午,明艳林教授在海沧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保生讲坛》分享《中药现代化与厦门青草药的传承发展》。作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顾问、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主任,明艳林教授看待中医药的角度与众不同,讲座妙语连珠,很受欢迎。 在介绍明艳林教授时,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老师打趣说,学习中医中药,要能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了解青草药的民间应用,又能依靠高新技术,挖掘青草药的更多妙用。屠呦呦通过不断试验,提取青蒿素,拯救千百万人免受疟疾之苦,就是中医药的一次伟大贡献。 明教授说,近年来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境外药用植物的引种和分析;二、福建道地药材,尤其是民间偏方、验方的甄别和筛选;三、抗癌、抗病毒植物的研究应用。 1 境外药用植物的引种,主要来源于非洲和巴西,引种的植物包括:南非叶、非洲加纳籽、非洲育亨宾、非洲马铃果等。同一种药用植物,通常都会选择几个不一样的地方来种植,根据生长情况再判断其最适合何种环境。引种成功后,便会通过分析植物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其对人体的利弊,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2 福建道地药材的现代化研究着重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民间偏方、验方的挖掘应用,通过收集样品提取的方法,找出青草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从而进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另外一个是经过筛选,对一些特定青草药品种进行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分析,如猫爪藤、千里光、冬青、鸦胆子、使君子等。 3 一些特定品种的抗癌和抗病毒功效,主要是通过抗肿瘤活性比较和抗癌活性评价,及进行动物实验,来判断其在大病重症上的治疗效果。 讲座最后,明教授提出几点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反思。明教授认为中药现代化不单单是弄清中药的有效成分;中药现代化是为了完善中药,而非西化中药;中药国际化首先要本土化。这些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 此次讲座很受中医药业界人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xwgj/10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拓睿教育中药强化要点清热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