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名田七,属多年生长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3至5年采挖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三七年龄越长,价值越高

如今市场上的三七绝大多数都是人工种植,时间为2年三、3年三七;其次是4年三七、5年三七的都非常少见,那为什么大都是三年的呢?

三七种植下去之后就开始不断生长,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大概三年左右就已成熟,若再继续让它生长,则个体增长不是太明显,其内的皂甙等物质的含量提高不是太大,还有三七生长的条件十分阴湿,在三七成熟之后若再不采摘继续种植让其生长则有部分会腐烂,从整体的经济角度考虑,三七种三年后采挖是最为合适的。

所以市场上的三七绝大多数都是生长期为三年左右的。避开经济角度来看,用于一些特殊用途、增大药性的三七则会加长种植时间。因此在购买三七时,若能买到生长时间长相对较长的为最好。

?三七头数很重要吗

买三七时一定要认准头数;头数是非常重要的、三七头数代表等级、也代表药用价值;三七头数越少的药用价值越高、服有效果越好。

?三七头数是怎么来的

三七头数其实就是三七头个头大小了、三七头数越少说明其单体越大、药用含量高、药用效果好;如四年以上种植的三七、个头就越大;个头越大说明种植年份越长;当然里面的药用含量就高。

历代药典对三七功效的记载

《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

《本草汇言》记载:三七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医学衷中西录》记载: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又云:“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年版《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如对图文版权有异议,请联系合作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sjfb/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