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刷牙经常出血
1.糖尿病患者刷牙经常出血是怎么回事? 刷牙出血表明可能你的牙龈有了炎症,牙龈变得暗红肿胀、松软脆弱,牙龈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一遇到坚硬的东西就容易破裂出血。 很多牙周炎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牙龈出血的现象。医院口腔科检查,以免耽误了病情。 2.那到底什么是牙周炎? 简单地说,牙周炎就是牙周组织发炎,会导致牙周组织被破坏。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包绕在牙齿周围的组织。 3.为什么糖尿病人更容易得牙周炎? 因为糖尿病患者通常会有免疫力比较差、血管功能也不太好等问题,这些变化会加重牙周组织的损害。 它们不仅为牙周的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且会干扰牙周组织自行恢复的功能,影响愈合。 4.为什么有时会感觉牙齿酸痛,咬东西的时候使不上劲? 牙齿酸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还有咬东西使不上劲的症状,那么可能是牙周出了问题。 牙龈因为发炎、退缩,导致牙齿下面很敏感的牙本质暴露出来,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无力,这些都是牙周炎的表现。 5.年龄大了牙缝越来越大、牙齿越来越松,是正常现象吗? 不是,这些可能都是牙齿有慢性牙周炎的表现。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如果患慢性牙周炎而不进行相应的治疗,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牙槽骨吸收,牙缝就会变大;上下牙发生的病变轻重不一,就不能像正常情况下咬东西,牙齿就会长歪长偏、牙与牙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变,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咀嚼和发音。 6.牙周炎有哪些危害呢? 慢性牙周炎早期会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龈退缩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 7.哪些人容易得牙周炎? 在我国,成人牙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0%~90%。大多数的牙周炎属于慢性疾病,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升高。 除此之外,有些特定的人群更容易患牙周炎,如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8.牙周炎对糖尿病有影响吗? 牙周炎不仅仅是牙周的炎症,这些炎症产物还会随着牙周的血管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即发生了胰岛素抵抗,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9.牙周炎吃点药能好吗? 吃药是治不好牙周炎的,牙周炎有它的特殊性,牙周病最初是由于粘在我们牙齿上的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 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牙菌斑,它们就会在口腔环境中慢慢沉积钙化成牙结石。 刷牙是没法去掉牙结石的,医院请医生用专门的设备来去除,我们称之为「牙周机械治疗」。 只有去除了这些导致牙周发炎的致病因子,才能从根源上治疗牙周炎。药物治疗有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但绝不能取代牙周机械治疗。 10.那怎么治疗牙周病呢? 可以通过「牙周机械治疗」来治疗牙周病。 牙周机械治疗又称为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龈上洁治就是我们俗称的洗牙,可以有效地去除附着在我们牙齿上的牙结石,如果牙结石长在我们的牙龈以下或者牙根上了,那就要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了。 11.为什么洗完牙后反而感觉牙齿更酸更松了? 那是因为洗完牙后,原本包绕在牙齿周围的牙结石被去除,牙根暴露,牙齿确实会比较敏感。如果牙槽骨吸收很多且被牙结石所覆盖,那么牙结石去除后,牙齿失去支撑,会出现松动加重的情况。 但这些都是因为牙周炎太严重所致,而不是治疗的问题。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紧张,轻微的酸感和松动是可以自行恢复的,一般用不了一周就能恢复正常。严重的话就要请牙周医生治疗了。 12.为什么说一年至少要洗一次牙呢? 洗牙可以有效去除我们的龈上牙结石。我们平时的刷牙、漱口通常很难做到彻底清除牙面的牙菌斑,而牙菌斑钙化沉积就会形成牙结石,牙结石又必须要由医生通过特殊器械才能去除。所以我们通常要求一年洗一次牙。 对于牙周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两三个月就要洗一次牙,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就诊时间和治疗计划。 13.牙周炎治疗后如何维护? 自我维护: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并且坚持使用牙线。 医生维护:医院去检查牙周维护的效果,请医生及时清除牙面上新附着的牙结石,并根据病情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14.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得了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外,还要控制好血糖,这对于维护牙周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牙周的健康对维持稳定的血糖也是很有帮助的。 不会刷牙?点击阅读原文,看看到底人人说好的巴氏刷牙法究竟是怎么刷。 ↓↓↓ 范茜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yfyl/2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牙结石掉了一块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牙结石会不会自己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