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心脏,养护心脑血管,简便佳方,三七西洋参丹参饮片

三七与西洋参与丹参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气血双补,丹参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三高人群,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也对心脑血管有很大的好处。

保养心脏、养护心脑血管疾病的方式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小方——三七西洋参丹参饮片。

这个小方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血两虚、心脑血管的保养,具体组成是:三七、西洋参、丹参各等量。每日开水泡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

先把三味药介绍一下。

三七,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胃经。功效是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三七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它,清代名医黄元御说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对三七功效论述得较详细的,是民国时候的张锡纯,他说:“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又云:“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很多病例都说明了三七化瘀血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至于西洋参,也是很传奇。

西洋参本来不是中国的,最早是生长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17世纪法国的一个传教士在我国东北期间,看到中国人对人参很重视,而且药物药效很好,于是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详细叙述了人参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并附有原植物图。后来,在加拿大的法国传教士拉费多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这就是西洋参。

所以,我们看到清代的王孟英他们使用西洋参,那都是国外进口的,直到年,我国才引种西洋参成功,现在东北等地都生产很多西洋参。

在中医里面,西洋参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中医认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西洋参应该说是中医消化外来药物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来是西方的植物,结果我们中医见到它以后,很快通过实践,发现它的功效,然后对它进行了性味归经的总结,然后用于临床。

西洋参与人参都是补气的,但是人参温,西洋参凉,滋补气阴,所以不会上火。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对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近代医学实验证明,丹参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及调节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是一种安全又可靠的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天然中药。丹参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养心安神等功能。历代医家比喻丹参谓“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四物即“四物汤”(由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四味药组成)。

主治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凉血消痈,通经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癓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适应于高血脂、高血压者,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肿痛、痹痛者,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宜与孕妇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三七与西洋参与丹参一起泡水喝,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气血双补,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丹参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三高人群,我临证遇到患者兼有血虚,还会让他配合服用龙眼肉,这样,心脏的气、血、阴、阳都得到补充,同时还有化瘀的三七保护,这对心脏来说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啊。

此方不适合服用的是当患者因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要温阳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另外孕妇不要服用。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
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ycxz/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