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补血益脾岭南珍果龙眼
桂圆有龙眼、益智、骊珠等别称,因其种子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新鲜的桂圆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此外,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龙眼主要有储良、石硖、大乌圆等优质品种。 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更加好。截至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龙眼肉的功效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 主治:治虚劳羸弱,失眠症,健忘,惊悸,怔忡。 性味归经:甘,温。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唐本草》:“味甘酸。”④《本草汇言》:“味甘,气温。” 入心、脾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少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脾三经。”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克;熬膏、浸酒或入丸剂。 用药忌宜: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①《本草汇言》:“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②《药品化义》:“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满呕吐及气膈郁结者,皆宜忌用。” 药物配伍:配酸枣仁,补益心脾;配石菖蒲,养心醒神;配柏仁子,补心宁神;配生姜,健胃益胃,养血益胃;配鸭胆子,驱邪扶正;配莲肉、芡实,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龙眼肉常见附方1、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2、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3、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4、糖渍鲜龙眼:鲜龙眼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5、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6、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7、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8、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9、龙眼肉15-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10、龙眼干、大枣、生姜各适量,水煎服,治产后浮肿。 11、龙眼肉、鸡蛋,蒸熟食用,治月经不调,产后虚弱。 12、龙眼干14枚,生姜3片,水煎服,治脾虚泄泻。 13、归元仙酒:龙眼肉、当归适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后,每日少量饮之,有养血益颜之功效。 14、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15、蜜饯姜枣龙眼:龙眼肉、大枣各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浮肿等症。 16、桂元醴:龙眼肉克,浸泡于60度白酒(亳升)内,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有补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惊悸,虚劳衰弱等症。 龙眼叶功效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 性味归经:甘淡、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香甜,性温。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可防治流行感冒。用法用量:内服:6~9克,煎汤。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龙眼壳功效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 主治:治虚劳羸弱,失眠症,健忘,惊悸,怔忡。 性味归经:甘,温。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唐本草》:“味甘酸。”④《本草汇言》:“味甘,气温。” 入心、脾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少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脾三经。”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克;熬膏、浸酒或入丸剂。 龙眼肉的食用禁忌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 有上火发炎症状的时侯不宜食用。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以及湿滞停饮者忌食;凡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肠滑便泻、风寒感冒、消化不良之时忌食;龙眼干含天然糖份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忌食;患有痤疮、外科痈疽疔疮、妇女盆腔炎、尿道炎、月经过多者也忌食;龙眼性热助火,故小儿与青少年亦应少食;龙眼宜鲜食,变味的颗粒不要吃。 1、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2、妇女怀孕后,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龙眼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备注: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龙眼肉。龙眼肉的适宜人群桂圆适宜神经性或贫血性或思虑过度所引起的心跳心慌、头晕失眠者食用;适宜大脑神经衰弱、健忘和记忆力低下者食用;适宜年老气血不足、产后妇女体虚乏力、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患者食用;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桂圆有利健康。龙眼肉的食疗价值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心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汤,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郁结,咳嗽痰粘者不宜。 龙眼几代人附方: 1,代参膏:龙眼肉30克,放碗内,加白糖少许,一同蒸至稠膏状。分2次用沸水冲服。 源于《随息居饮食谱》,谓能“大补气血,力胜参芪”,用于“衰羸老弱”,“产妇临盘,服之尤妙”。 2,心脾双补汤:龙眼肉15克,莲子30克,大枣10个。加水适量,煎烫服。 本方主要以龙眼肉、莲子补脾养心以安神;大枣亦有类似功效。用于心脾两虚,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 3,龙眼茶 原料:龙眼肉+龙眼核(即带核的龙眼)、枸杞 煮法:以上叁味适量,加水煮成茶,龙眼核不必打碎。 服法:就当一般茶来喝就好,每天喝,至少连喝两个月。(没效可放弃不再喝,有效而还不满意,则应续喝。) 疗效:一切跟眼睛的水晶体不正常有关的眼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等。 重点:一定要用龙眼核,只用龙眼肉,则效果折半。 注:本文是沈老师根据正确的中医思维和理念,参考了网上及其他资料,加上自己的实践心得和见解整理而成。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xwgy/10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0老鹳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