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有一种书,是寂寞的。有一种时光,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读一本寂寞的书。在寂寞的时候,品味寂寞的时光。这寂寞,是一件很惬意、很惬意的事情。如果有两颗寂寞的心在一起,那在这两个人的寂寞里,碰撞出的是寂寞的火星!何为一本书的寂寞?“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寂寞的画卷就这么通过用文字进行白描的手法尽现眼前,空间感是如此强大。一幅寂寞庭前无花,空房独守无他,沦落天涯无家的冷月萧瑟寒风伴的景象,这是书里的寂寞,却怎么就让人觉得心里更寒凉呢?莫问君冷千秋,我心寒自书中。这是文字的功力,这是心与心的感受,更是越千年而仍能心与心共情,情与情共鸣的超现实力量,不能不说这书的寂寞里是更胜寂寞的寂寞。仅这一句,仅仅就几个物象,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寂寞孤独深切入心的人儿,是那般寒彻心扉,那是来自心里的荒凉,来自我们再读时的感伤,怎一个“寂寞”就能解得这清秋冷?而这恰恰成就了此文的寂寞之美,更是书的寂寞之美。同样是寂寞,同样是美的不可方物,但却有着不同的美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读罢,心头自顾自地就升起一轮明月,那素光银辉中一个孤单的身影浮现在眼前,长衫飘飘,身影迢迢,临江而怀,对月千古,那是一种前不见古人思古人,对月而望心茫然的寂寞。这种情怀,千古浩荡之风中太多太多,那不是儿女情怀,那不是家国情怀,那是一种更加博大的思考,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无量极场景。这种寂寞,无人可以作答,却一个”寂寞“就成就了古今,成就了一文之美,成就了书的寂寞之美。古诗词最能描摹寂寞孤独的美,那一本本经传诗文里,有深闺之怨,有苍凉之冷,有怀古之思,有别离之痛……细细品来都是寂寞,而这些寂寞成就了今番的离愁别恨的绝美之卷。其实,一本书的寂寞不尽然这些内心的独白,其实还有许多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繁华背后的寂寞,那是看破浮华、不愿苟同的高级寂寞,那种寂寞是在一本书中寻求安宁的美,是一种在一本书中升华灵魂的美。不论是古还是今,这种寂寞是曲高和寡的寂寞,是高山流水待知音的寂寞,是只愁前路无知己的寂寞,但这种寂寞不仅仅是苍凉,更有一种志远、清高之感,那是寂寞的极美之心、之形、之行、之兴,也留给了我们对一本书的寂寞最美的解释。何为一种时光的寂寞?“寂寞并不是招之即来的一种感觉,有时候就算你想寂寞,但你就是不寂寞。寂寞的到来,在它想来时。它的到来,可能会让你不知所措,让你很不快乐,但是,它可能让人懂得生命里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是《寂寞时光》里的经典之语。时光的寂寞,是时光对于灵魂而言。时光怎会寂寞?那是心里的感受。贝多芬曾说过:“当我孤独的时候,也就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可以这么理解吗?在时光寂寞的时光里,是心最自由的时光,是解脱了所有羁绊,所有牵挂,所有束缚的纯粹的时间,灵魂可以自由地呼吸,心河可以自由地流淌,不是时光寂寞,而是时光的丰盈。我想这两种对时光的寂寞的表达和理解是一致的,那是寂寞本意的黑洞,任何想法、念头都在这个寂寞里消失不见,还原了时光的本质,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时光的寂寞,其实寂寞的不是时光,那反而是时光的纯净。在这寂寞的时光里,可以用一本书的寂寞把它填平,那里顿时便有了瓦尔登湖般的清澈和安宁,那是时光的寂寞吗?那里顿时便装得下千年一叹的文化穿行的苦履,那是时光的寂寞吗?那里还可以听得到阳关道上马蹄的清响,那是时光的寂寞吗?是的,那都是时光的寂寞,但这寂寞里是对时光最深邃的瞭望,是对时光最纯粹的端详,没有言语,没有声响,是心灵的冥想,是心与心,心与书的碰撞,可能还能看到一点星光。不,这不是时光的寂寞,这分明是寂寞最丰满的时候,这里的情逸着真,这里的灵魂才最纯,这种寂寞才是心灵的调养。这里有张爱玲笔下那把老藤椅,还有那一炉沉香,寂寞的味道在这笔下绽放,这是寂寞的伤还是寂寞的滋养?如果这是寂寞的时光,为何无法抵挡?甘心这样。这里有梁实秋笔下的那院中带着不少嫣红焦黄叶子的紫丁香,还有枯叶乱枝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动画色彩把寂寞演绎得简单却真实,这是寂寞的凉还是寂寞的安享?如果这是寂寞的时光,为何让人觉得那般清爽?我选择这时光。其实,这寂寞的时光,或是这时光的寂寞,都是心对时光的错位。时光流淌无声,没有缓急,寂寞之中才能静听,那是最专注的享受。有一种寂寞,那是书的寂寞,内心却那么丰盈。有一种寂寞,那是时光的寂寞,内心却那么庆幸。在寂寞的时候,读一本寂寞的书,回味古今。在寂寞的时候,品味寂寞的时光,心在其中。这寂寞,是一件很惬意、很惬意的事情,可以洗涤心灵。寂寞的书与寂寞的时光遇在一起,在这两个寂寞里,可以碰撞出寂寞最璀璨的火星!寂寞,如此美丽!本文由月明素光暖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感谢喜欢,月明愿以素光与您结缘,愿以素光给您温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xwgj/1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