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庭前院后绿色飘香,屋前屋后一派繁忙”,这是扎旗巴彦高勒镇兴隆村发展庭院经济的美好景象。今年,扎旗巴彦高勒镇兴隆村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依靠小小庭院闯出一条致富路。

于长岭是巴彦高勒镇兴隆村有名的庭院水稻种植能手,种植庭院水稻已经3年,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水稻长势喜人,连年丰收。借助京蒙协作的“快车”,依靠绿色通道他家的水稻走进了北京人民的餐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从事庭院水稻种植的农户达到53户,面积达亩,每亩净收入近元。

扎旗巴彦高勒镇兴隆村村民于长岭:我们这个开始原来是种玉米的,我这个园子能出了毛收入一万多块钱,但是通过这个庭院经济,村里边号召改这个庭院经济这个,我现在净的大约能出四万块钱,照以前多了近三万块钱,就是纯收入。而且这销路啥的,我这是绿色的米,通过京蒙帮扶直接就发到北京去了,咱们这个也不用担心卖啥的。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兴隆村采用“党支部+企业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庭院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产销对接,实现农企双赢,有效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企业带动、群众的能动性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优势叠加互补,实现“支部有作为、企业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扎旗巴彦高勒镇副镇长、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陈福军:农业种植这块儿,南瓜我们是订单农业,跟巴彦高勒镇富万家家庭农场签订订单销售合同,他们把种子赊给我们,我们卖完南瓜之后跟他算账结算,还有一个中草药材种植,我们今年种的10户农户种植的是黄芩。支部和村委会为农户垫付了种子钱,待农民卖药材以后返还种子钱。

“小庭院、大市场、新活力”。兴隆村根据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科学制定了“水旱结合、长短结合”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带动水稻、中药、南瓜三个特色品种的绿色种植。现如今,兴隆村已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引导更多庭院成为绿色农业种植基地、绿色产品加工车间,走出了一条“盘活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使庭院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图文:尚明明王天茹侯晓敏

编辑:王慧颖责任编辑:白圆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扎赉特微讯》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xwgj/1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