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杂谈
10月18日夜,束永康师兄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在讲座中他分享了很多临床中积累的经验与技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中药学杂谈 主讲:束永康师兄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分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经方班创始人。主攻课题一项。先后随诊于欧阳卫权、古求知、禤国维等先生,私淑刘志龙院长、李赛美老师。善以经方、时方及外疗法治疗各种皮肤疾病,致力于经方新用探索及中医特色疗法之开发推广,崇尚大医精诚,奉行医德为先。临床主张以六经方证辨证为纲要,精准脉学辨病为基础,经方配合外疗为大法。擅传统医学之道与现代医学之理互参以求医理之真。 为什么要讲中药学? 壹 听讲座的学生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以后会学到,先打下基础。 贰 教材上提到的中药疗效与临床上存在差异 一,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上呼吸道外感,无汗,发热恶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越婢汤: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水肿) 1.常用方剂: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等。 2.注意:①不能用于老年人前列腺增生(肥大)导致的小便不利(会加重病情); ②把脉时患者脉抵抗力不够(“尺中脉迟,营不足,血气少,不可汗”);脉管紧张度不高(松垮垮):会导致心率过速,“亢奋”。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可治痹(痛)症(类风湿关节炎),《金匮要略—痹证篇》),助阳化气 1.注意:临床上看到心悸的患者容易使用桂枝或者苓桂剂,但临床上很多心悸不一定是桂枝证。桂枝用于治疗虚寒的心悸,且脉不一定为缓(脉缓用桂枝是伤寒的鉴定证状)而为促,脉促(跳得像开枪一样,打得很快且发生在寸脉,说明为气上冲,若见此脉且舌红得用黄连治疗,切不可套用)胸满——桂枝去芍药汤,若脉结代为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加一些补气血的药物。 2.临床运用:心悸(虚寒,脉可促,脉结代);桂枝与茯苓合用(苓桂术) 3.可治疗虚寒症(可配花椒,荔枝核(治胃痛,行气,善解))幽门螺旋杆菌;若是热症,则用蒲公英(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紫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淤泄毒 1.可安胎:治疗妊娠导致的湿疹 2.抗过敏:(在给病人使用动物类的药时要问清楚其过敏史,eg:五灵脂,蚕沙等会致人过敏)可配上紫苏解毒; 3.可祛风祛湿,行气宽中。如:藿香正气水中使用紫苏梗。 (紫苏梗:行气宽中;紫苏叶:透表,抗过敏;紫苏子:润肠通便。) 4.利咽:可治疗慢性咽喉炎(教材上的利咽药大多性凉解表,清热解毒,少有温性药利咽)而紫苏性温,且利咽 香薷 性温,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可治疗中暑之类的暑病 用性温的药治疗暑病是否会使其加重? 在很多人眼里温病应该用寒凉的药下火。但其实不是!! ①温病一般夹有湿症,故在除湿化湿时会用到阳性药,阳性药中有性温的药。(性温透发:除湿邪) 如:香薷引中加入扁豆,青蒿,甚至加黄连等去湿热的药。 ②可治白癜风:长时间吃可治白癜风发作范围(借鉴禤国维老师的用法) 防风 1.可祛风(风邪导致的痉病) 2.抗过敏 3.解毒:在使用乌头,附子等微毒药时,可加防风解毒;可治疗毒症:热毒,湿毒(难以耐受,不舒服,程度上较湿病重)(另一可用于解毒的药为国药甘草) 4.李东垣《内伤理论》风药:防风,羌活,生麻,柴胡(偏性温) 5.《橘人医话》中提到叶天士用补中益气汤(补脾胃)不用生麻(会生过头,把火带上去),故把生麻换成防风,包含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也能升阳止泻,泄阴火,可治体阳下泄) 羌活 风药,解表散寒,祛风,生湿,止痛 1.可治皮肤瘙痒(效果比防风,荆芥的效果好),祛风,除湿。贵。 2.活血止痛:辛味较重的药如伞形科植物唇形科都可解表;伞形科存在挥发油,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身体(下丘脑、中枢神经之类的) Tips:①在以后用药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所用药的科属,在新用药时可能很难去熟悉它,但是可以注意一下该药的科属,有些药性可能相似 ②一个有轻微脑梗的病人来调身体(觉得以前看得病疗效不好,吃了活血化瘀药没用),有老年性湿疹:开了荆防败毒散,其中加了羌活,有疗效。之后换了羌活胜湿汤,睡眠有明显改善,舌低落脉有明显改善。 九味羌活汤(其中有川芎,可进入血脑屏障):有较多挥发油,可起到活血效果 酸枣仁汤:其中有川芎(活血),可治失眠头痛;茯苓,可治疗心悸心慌;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1.与桑叶,菊花都可清风热,疏肝(温病方面用较多) Tips:①遇见温病(病人体质会导致疾病发展成热的,有阳明温病的表征),与肝有关:凉肝息风,会对温病有一点疗效;②想调肝的话可以多看一点温病方面的书; 2.提神、利咽、开窍——薄荷糖 3.开窍——薄荷+荷叶:清暑益气汤,用于湿热蒙窍,类似的方剂还有翘荷汤——治热气上扰,蒙蔽清窍。夏日昏昏沉沉可泡一些薄荷与荷叶开窍醒神,比桑叶加菊花更具有疏散之力。 白芷 1.临床上可治痤疮 2.祛湿:治带下,拉肚子也可以用; 3.有腹痛症状,可以加白芷(止痛效果好),治痛经(白芷+当归芍药散) 4.白芷+桂枝可治幽门螺旋杆菌:阻断肠上皮化生,治疗寒湿性胃痛,胃炎;预防胃癌发生(搭配桂枝和荔枝核) Tips:很多中药有排脓,治臃肿效果:白芷,七叶一枝花,重楼,天花粉,薏仁,白花蛇舌草等,可用于内科抗癌;黄芪补益抗癌,补气且托疮痈。 葛根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1.葛根汤大多是用于治感冒 2.葛根汤治颈椎病——肩颈综合证 3.升阳止泄(煨葛根) 4.属豆科植物(黄芩、补骨脂、补碎骨、葫芦巴、决明子等),含大豆异黄酮,可治月经不调、通月经、对内分泌的问题有调整作用。 5.能生津:大剂量(g)粉葛可治消渴,有降糖效果。 6.大剂量使用时是升提作用,不是下降属性。表现于大剂量的葛根可通血管,有活血效果、降血压。 荆芥 细辛 柴胡 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sjfb/6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牙结石变钟乳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