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山漆,田七,田漆,人参山漆,三七粉,田三七,旱三七,参三七,

温,甘,微苦。归肝、胃经。

止血常用药

理血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症,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胸腹刺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冠心病,心绞痛。亦可用于胃癌,肝癌出现腹部痞块,癌性疼痛者,以及肺癌,白血病等出现吐血,衄血,齿龈出血者。对创伤出血,可研末外敷。

研末服,3-9克,开水或黄酒送下,或随汤药冲服。孕妇慎服。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块根。主产于中国云南、广西两省区。

《本草纲目》:“甘,微苦,温,无毒。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朴杖疮出血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衄血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本草求真》:“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三七Sanqi

《本草纲目》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晒干。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生用或研细粉用。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多研末吞服,一次1~3g;煎服,3~9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三七的功效作用

甘、微苦,温。入肝、胃经。

止血化瘀,消肿止痛。

本品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四种功能,其中尤以止血为优,适用于人体内外各部位的出血,内服外用均有特效。对于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其消散之功亦速。至于止痛,则不论气滞血阻风湿诸痛,用本品效果也很好。

1.止血化瘀:①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可单用研末冲服,也可与花蕊石、血余炭研末冲服。②用于外伤出血,可研末撒于伤口。

2.散瘀定痛: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可单用研末醋调敷伤处,或服三七伤药片。

3.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肿痛,或无名肿毒局部红肿胀痛者,可用本品研末,白酒调敷,或单用本品研末冲服。

1.三七与三七花,为同一植物,前者为根茎,后者为干燥花。三七性温,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三七花性寒,清热解毒,滋阴平肝。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亦异。

2.三七与侧柏叶,均为止血药。三七苦温,活血止血,因瘀血溢,得之最宜;侧柏叶涩寒,收敛止血,血热妄行,用之最佳。功效虽同,机理各异。

1.配丹参:丹参活血凉血,养心安神;三七活血散瘀,更善定痛。二药相配,活血散瘀,养心止痛,用治血瘀胸痹疼痛,疗效显著。

2.配白及:三七止血效果甚佳,可用于各种血证,兼有活血化瘀之功;白及收敛止血,走肺、胃二经,专治肺、胃出血。二药相合,一散一收,祛瘀生新,用治咳血、吐血,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

3.配人参:用治气虚出血。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致血行脉外,而为出血,急投益气之人参,佐以血家要药之三七,气旺血止,标本兼顾。

4.配川芎:川芎活血行气,三七活血散瘀,相须为用,行血中之气,散血中之瘀。

5.配鸦胆子:用治赤痢。鸦胆子凉血止血,三七活血散瘀,二药相合,凉血止血,推陈致新,止痢以通为治。

本品能止血散瘀,故血虚无瘀者忌用。

内服:1~3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醋或酒调敷。

孙会斌









































盖白霖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zia.com/xdzcsjg/4090.html